校园古代名人毕昇铜雕
发布于
查阅365次
毕昇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然而,史料对毕昇的唯一记载就是沈括《梦溪笔谈》中的那区区四个字:布衣毕昇。千百年来,毕昇的身份一直是个迷。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湖北英山县的一名基层干部发现了一块古代墓碑,关于毕昇籍贯和身世的谜团,才被逐渐打破。毕昇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了胶泥活字排版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在当时印刷界反响很大。他的后代,现住在歙县的毕家村保存下来的活字胶泥字现珍藏在安徽省博物馆里。
校园雕塑与所有的校园物质景观一样,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校园雕塑通过被解读,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同时从雕塑作品中领会特定文化的设计思想、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雕塑大都运用抽象与象征、隐喻和悖论的手法表现,特别是我国的校园雕塑,一般具有纪念性、象征性、激励性、装饰性等特点,突出思想审美、重视德育潜化,或着重表现人类的智慧和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
校园雕塑是物质化了的精神载体,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反应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要求。所以校园雕塑的选择与摆放也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校园雕塑的选择要符合校园的文化氛围。
校园雕塑的隐性教育功效体现在多方面,首先体现为对学生价值判断的影响,这其中名人头像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又表现得十分突出。校园雕塑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它具有文字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